
本文作者:豹投資
產業鏈解析:板卡廠在做什麼?
板卡廠顧名思義為主機板與顯示卡製造商,屬於電腦及週邊設備產業鏈上游—零組件供應商。上游產品項目複雜,主要零組件包括中央處理器、晶片組、面板、顯示器模組、記憶體、主機板、機殼、電源供應器、電池、散熱片、散熱模組、網路卡、顯示卡、輸出入模組、磁碟陣列儲存系統、鏡頭、光碟片、連接線、隨身碟、記憶卡讀卡機、多功能視訊卡等等。而上游產業的產品出貨表現與個人電腦市場需求高度相關,主要產品包括桌上型電腦、筆記型電腦、平板電腦及伺服器等等。
主機板廠商:
台灣上市公司:金寶(2312)、鴻海(2317)、精英(2331)、華碩(2357)、技嘉(2376)、微星(2377)、威盛(2388)、映泰(2399)、承啟(2425)、百容(2483)、威強電(3022)、華擎(3515)、和碩(4938)
台灣上櫃公司:鑫聯大投控(3709)、青雲(5686)、捷波(6161)、立端(6245)
顯示卡廠商:
台灣上市公司:台達電(2308)、華碩(2357)、技嘉(2376)、微星(2377)、圓剛(2417)、承啟(2425)、麗臺(2465)
台灣上櫃公司:鑫聯大投控(3709)、青雲(5686)、撼訊(6150)、捷波(6161)
(資料來源:產業價值鏈平台)
回顧2020產業概況
主機板產業已相當成熟,產業生命週期步入衰退期。2020年全球主機板出貨量約93,414萬片,年成長率為負成長,約為-7.5%。探究原因,雖然第一季部分元件供應不及的狀況,在第二季獲得舒緩,且疫情影響下的宅經濟也有助提升PC遊戲需求,進而帶動主機板及顯示卡需求,連帶受惠。但由於PC遊戲玩家仍屬利基族群;加上Intel製程轉換不順,14奈米處理器缺貨,遲至2020年才有改善。但桌機款依然採用14奈米製程,2020年推出的第十代桌機亦為14奈米製程,可見未來14奈米產線負擔未見減輕,仍有機會出現供貨不足之情況,這對於主機板的出貨將產生負向影響。
顯示卡方面,近年雖受到整體PC市場規模萎縮的影響,需求縮小,顯示卡市場受衝擊。但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,遠距工作、隔離、封城激發出一波宅經濟,上半年遊戲廠商趁勢推出多款遊戲,而下半年顯示器大廠亦陸續祭出新品刺激市場需求,如: AMD預計針對高階電競玩家推出Big Navi系列顯示卡;NVIDIA新品則推出Ampere架構RTX 3000系列顯示卡。對整體顯示卡市場表現產生有所幫助。整體而言,估計2020年全球顯示卡出貨量約9,030萬片,年成長率4.0%。
展望2021
遊戲PC畢竟仍屬利基市場,對2020年全球主機板、顯示卡出貨量表現助益有限,雖然work-from-home新工作模式所帶動的商用筆記型電腦及教育筆電需求,可望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,但下半年市場需求慢慢滿足後,出貨表現預期將隨之趨緩。估計全球主機板出貨量表現進一步下滑至約89,002萬片,但衰退幅度可望縮小至約4.7%,全球顯示卡出貨量將持平或小幅衰退。
但近期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幣值不斷上揚,推升台系板卡廠近期營運。市場看好,在比特幣幣值維持高檔,加上市場顯卡仍緊缺,相關概念股上半年營運可望優於預期。
🎯專業的台股投資工具,開放免費試用15天!立即申請試用豹投資PRO:https://reurl.cc/1go3ZV
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經驗分享,任何投資都有其風險,本網站之文字、數據、資料與服務僅供參考,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讀者應獨立判斷,審慎自我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,特此聲明作者、本公司與所屬員工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